子罕以廉為寶
有一個宋國的農夫在耕地時得到一塊寶玉,把寶玉獻給宋國的大夫子罕,子罕(卻)不接受。這個獻寶玉的人說:“我把這塊寶玉給雕琢玉器的工匠看,認為是真的寶玉,所以我才敢獻給您。” 子罕說:“我把不貪當作寶,你把玉當作寶。如果你把玉給了我,我們兩人都喪失了寶,不如各人擁有自己的寶。”所以宋國年高有德的人說:“子罕不是沒有寶,而是他所當作寶的東西與別人不一樣。” 現在拿百兩黃金和玉米棒來給嬰兒看,嬰兒必定選玉米棒;拿和氏璧和百兩黃金來給鄙俗的人看,鄙俗之人必選擇百兩黃金;拿和氏璧和合于道德準則的至理之言來給賢德的人看,賢德之人必定選擇合于道德的至理之言。人的知識愈精妙,他所選擇的也愈精妙,人的知識愈粗陋,他所選擇的也愈粗陋。
上一篇: 鐵面無私包青天
下一篇: 繩從細處斷,禍由貪念生